<dfn id="qeboz"><s id="qeboz"><listing id="qeboz"></listing></s></dfn>
      1. <code id="qeboz"><nobr id="qeboz"><sub id="qeboz"></sub></nobr></code><code id="qeboz"><nobr id="qeboz"></nobr></code>
        <th id="qeboz"></th>
      2. <strike id="qeboz"><sup id="qeboz"></sup></strike>
      3. <strike id="qeboz"></strike>

          1. 今天是
            English
            重大活動回顧
            當前位置:首頁 > 重大活動回顧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1年度年報
            2022-05-17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1年度年報

             ?。?022年4月發布)

              一、學會工作概述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成立于1963年3月,是全國農機行業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的全國非營利性學術團體。截至2021年底,共設有27個分支機構,辦事機構支撐單位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個人會員13008人,團體會員175個,現屆理事會為第十一屆理事會,現有13位學會負責人、50位常務理事、150位理事。

              2021年,在中國科協的指導、中國農機院的大力支持和廣大理事單位及會員的幫助下,學會繼續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深化學會改革,創新工作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和系列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學會及所屬各分支機構共舉辦各類學術活動19次,交流論文和報告223篇,9245人次參加交流活動;舉辦境內國際會議1次,200余人次參加,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交流報告4篇。學會于8月1~3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召開“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圍繞“聚焦設施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開展學術交流。協調推動學會畜牧機械分會等4個分支機構完成換屆籌備工作,其中1個分會舉辦了換屆會議。按照中國科協《2021年“科創中國”工作要點》,學會成立由產學研各類專家134人組成的“科創中國”巴彥淖爾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科技服務團,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學會承辦人社部2021年高級研修項目“農機裝備領域專業技術轉移轉化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成功舉辦“2021耒耜國際會議”和第五屆中國農機青年科學家論壇,積極籌備主辦第七屆國際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2021年《農業機械學報》圓滿完成了12期正刊,1期增刊的出版任務,共刊出論文620篇,有效推動了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的發布交流。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和團體標準工作。按時完成中國科協各項工作部署,認真執行完成中國科協等各類項目9項;推薦2位專家作為代表參加中國科協十大,其中1位代表當選科協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積極參加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各項工作。

              二、組織架構

             ?。ㄒ唬┙M織機構

              學會組織機構見圖1。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2021年度年報

              圖1學會組織結構圖

              學會辦事機構為學會秘書處,秘書長張咸勝,副秘書長趙鳳敏、張振新。秘書處下設綜合管理部、業務發展部、合作交流部和期刊編輯部,各組成部門主要職責是:

             ?。?、綜合管理部

              學會日常業務管理;財務管理;分支機構管理和指導;與地方農機學會聯系合作;會員、理事、常務理事、學會負責人聯系與管理;學會常規會議和活動組織;中國科協業務;學會聯合體業務;科協科創中國工作、青年托舉項目管理;已有獎勵表彰項目管理;與其他社會組織聯系、協調;文件收發、印章和檔案管理;學會網站管理;會費收繳管理;年檢年審年報和綜合統計等。

             ?。?、業務發展部

              開拓新業務、新項目;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團體標準制定;行業研究分析;科技服務;科技成果評價轉讓;技術咨詢;承辦學術年會、大學生科技大賽等。

             ?。?、期刊編輯部

              負責《農業機械學報》征稿、組稿、編輯、出版;期刊創新發展;行業媒體聯系;新媒體發展;學會宣傳;承擔編輯工作委員會相關工作等。

             ?。?、合作交流部

              國內外合作交流項目;涉外學術交流與項目等。

             ?。ǘ╊I導機構

              理事長:王博

              副理事長(11人,按姓氏筆畫為序):

              于海業、劉旭、劉恒新、李安寧、楊洲、趙春江(院士)

              姜文娟(女)、袁壽其、張輝、傅澤田、黎曉煜

              秘書長:張咸勝

             ?。ㄈ┍O事會

              監事長:方憲法

              副監事長:應義斌、韓魯佳(女)

              監事:王金富、王桂民、呂黃珍、姜衛東、駱琳(女)

             ?。ㄋ模┓种C構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學會共有27個分支機構。其中,4個工作委員會是:編輯工作委員會、普及工作委員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和青年工作委員會;23個專業分會分別是:農業機械化分會、拖拉機分會、排灌機械分會、畜牧機械分會、耕作機械分會、收獲加工機械分會、材料與制造技術分會、基礎技術分會、農業機械維修分會、農業機械市場分會、地面機器系統分會、農墾農業機械化分會、標準化分會、能源動力分會、農業機械監理分會、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分會、養豬工程分會、現代物理農業工程分會、農業航空分會、丘陵山區農林機械分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檢驗檢測技術分會和人工智能分會。

              三、黨建工作

             ?。ㄒ唬h建工作“全覆蓋”,發揮政治核心和組織保障作用

              2021年,學會黨委深入推動黨建工作在學會業務工作“全覆蓋”,繼續堅持對學會業務建設等重大事項須由學會理事會黨委前置審議后再提交常務理事會或理事會審定決策的原則。學會黨委共召開五次工作會議,其中線下會議1次、線上會議4次,前置審議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調整,分支機構換屆,分支機構籌建,分支機構委員調整及學會重大活動方案等事項。8月初,學會十一屆五次常務理事會議暨常務理事會全體黨員會議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召開。會議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要點、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主要精神、中國科協2021年工作要點、中國科協社團黨委2021年黨建工作要點及民政部加強社會組織管理等文件精神;審議了2021年學會重點工作,對學會各方面重要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學會理事、常務理事調整、理事長辭職、新任理事長推薦等重大人事事項進行審定決策。

              學會黨組織持續推進機構建設,按期順利完成了秘書處黨支部換屆選舉,組成了新一屆支委會;培養發展了秘書處1名年輕員工成為中共預備黨員。學會黨組織一直得到中國科協的領導和肯定。12月初,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學會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守東一行來學會開展了調研工作,王守東書記對學會黨建工作予以肯定,指出農機學會黨建工作有實內容,與業務結合密切,有效發揮了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

              學會黨委開展的工作,從根本上保證了黨對學會業務的全面領導,持續強化發揮了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組織保障作用。

             ?。ǘ┱J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思想引領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學會黨組織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眾心向黨、自立自強”主題活動號召和農機院黨委黨建工作部署,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采取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培訓、讀紅色書籍等方式,認真學習黨史和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等,開展了系列慶祝建黨百年紀念及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2021年學會理事會黨委會召開常務理事會全體黨員會議,及時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支部積極參加農機院黨委、科協科技社團黨委安排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培訓,按要求及時召開黨史學習教育民主專題生活會。支部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農機院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部署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農機院慶祝建黨100周年“紅心向黨、科技立身、奉獻擔當”“七一”主題活動,國機集團“百年黨旗紅國機在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等專題會議。同時,秘書處全體黨員參加中國科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集體學習擴大會議。秘書處和分支機構黨員通過中國科協“北斗樂跑”小程序參與線上黨史知識答題活動,參加“百年黨史百家學會”北斗自然樂跑黨史知識競賽。學會推薦青年科技人員參加中國科協“百年風華青春向黨”演講大賽,并取得第三名的成績。

             ?。ㄈh建促會建,提升行業凝聚力

              學會黨建工作的全面開展,有力促進了學會業務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順利完成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專項任務并第一批通過驗收,推動了當地農牧產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了鄉村振興戰略,在思想理論上更是在行動上踐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圓滿舉行“農機裝備領域專業技術轉移轉化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圓滿完成12期正刊1期增刊《農業機械學報》編輯出版工作、創新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繼續推動學會分支機構開展活動并規范管理、完成科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任務等。學會“推進技術標準制定服務”被列入中國科協黨組織“我為群眾辦實事”百項任務清單,為此學會大力推進團體標準制訂工作,并將其納入科技服務團工作內容,有力推動了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標準制定工作。

              四、學會的主要工作

             ?。ㄒ唬┲菐旒皼Q策咨詢

              作為“中國科協智能制造聯合體”創始成員,學會認真預判科技前沿發展趨勢、把握科技界動向,積極組織行業單位參加“2021年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活動,通過遴選、初審、復審答辯等環節,學會推薦的“綠色高效溫室裝備與環境智慧管控技術”、“航空施藥精準作業管控技術裝備與系統”、“主糧作業生產全程無人化解決方案”等3項科技成果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并在“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期間發布,有效擴展了農機行業的社會影響力。

              學會和江蘇大學共同實施完成了中國科協2020~2021年度學科發展項目---“農業裝備產業與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研究成果已通過中國科協外審,即將正式編輯出版。學會農業機械化分會接受委托,采取組織舉辦工作討論會與專家論證會、認真撰寫和組織各參與單位推進工作進程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工作,已完成《全國農業機械化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專家論證稿)》,受到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的高度評價。學會在行業智庫及決策咨詢方面開展的這些工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科學決策和政策制定發揮了積極的支撐作用,也擴大了學會在農機技術領域的行業影響力。

             ?。ǘW術交流

              2021年學會繼續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聚焦行業熱點,努力組織開展了多項富有成效的專題品牌性學術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學術影響力。主要活動包括:

              1、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

              “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于8月1~3日在內蒙古巴彥淖爾隆重召開。會議由巴彥淖爾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主辦,中國農機院、河套學院承辦。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方憲法監事長,學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于海業院長,學會副理事長、嘉應學院楊洲校長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高校、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的行業科技人員80余人參加大會?!爸袊l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是學會配合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2019年開始舉辦的品牌學術活動,本次會議選址巴彥淖爾,圍繞“聚焦設施農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開展學術交流,邀請學會名譽理事長羅錫文院士、吉大于海業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廖慶喜教授、南京農業大學汪小旵教授、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丁小明研究員、內蒙古農業大學崔世茂教授等8位著名專家作學術報告,為當地輸入科技創新技術,就是為了推動當地農牧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2、“2021耒耜國際會議”

              4月29日,由學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等主辦,江蘇大學等承辦,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2021耒耜國際會議”在江大成功召開。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洪慧民,學會名譽理事長羅錫文、陳學庚院士,學會副理事長趙春江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紹忠,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志,學會監事長方憲法,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學會副監事長韓魯佳、應義斌等領導嘉賓,國內外農業工程領域的專家及科技人員200多人參加會議??到B忠、羅錫文、趙春江及陳學庚等4位院士圍繞各自研究領域作了主題學術報告。在當日下午舉行的農機產業國際學術會議上,中外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農機工業發展、智能農機裝備等,在線上線下交流學術思想,展開研討、碰撞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3、第五屆中國農機青年科學家論壇

              10月23~24日,以“‘雙強行動’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共同富?!睘橹黝}的第五屆中國農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浙江金華市舉辦。本屆論壇由學會、中國農機院、金華市人民政府和土壤植物機器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金華市農業農村局、金華市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以及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和人工智能分會聯合承辦。來自全國院所、高校及企業等單位的80余名青年專家學者集聚一堂,進行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共話農機產業高質量發展。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閆楚良院士在致辭中寄語農機青年。圍繞農機科技創新、農機制造創新、農機應用創新、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等領域,共15位專家學者分享了自己的學術研究及科研成果。

              4、第十屆中國農業機械化展望大會

              2022年1月9日,由學會農業機械化分會和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農業機械化展望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中央農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領導,中國農機化發展研究中心咨詢委員會專家,典型省份農機管理推廣人員,行業協會、院所、高校、企業等單位專家,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以及相關媒體記者等近1000人線上線下參加會議,會議在農業部南京農機所、浙江農機學會、華南農業大學等設置了15個分會場。

              會議分“‘十四五’、遠景目標與糧食安全”、“農業機械化與智能農機發展”、“智能農機制造與綠色發展”三個部分。學會名譽理事長汪懋華院士、羅錫文院士、陳學庚院士、陳志研究員,學會副理事長趙春江院士,學會副理事長李安寧一級巡視員等10位專家圍繞相關主題作主旨報告。學會副理事長傅澤田教授、劉恒新站長分別主持開幕式與會議部分交流階段。

             ?。ㄈ┛破栈顒?/P>

              為了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普及科技知識,學會邀請了8位產學研專家,圍繞智能農業、智能養殖、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等內容,從11月開始舉辦了線上“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產業科技服務團”系列技術培訓,并將培訓視頻在“科創中國”平臺對社會公眾發布。學會積極扶持農業裝備科普資源建設,經學會推薦,中國一拖東方紅農耕博物館及河北保定卓正神農現代農業示范園,被中國科協授予“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

              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充分依托分會秘書處單位—卓眾出版旗下農業機械雜志社媒體平臺,努力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繼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打造視頻IP“農機TV”,在線進行多種形式的直播節目,涉及農機新技術推廣、農機技能比拼、農機新品推介、農機學術交流等各方面內容。包括12月為湖北省農機技能競賽專場服務,為農機手技能水平提升,以及新型農機具的推廣提供了舞臺。全年完成直播11場,錄制節目40余條,累計觀看量超過100萬人次。

             ?。ㄋ模﹪H交流與合作

              1、保持合作的國際組織

              2021年,學會繼續與有影響力的國際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學會(CIGR)和亞洲農業工程學會(AAAE)保持合作。

             ?、艊H農業與生物系統工程學會

              目前學會會員在CIGR的任職情況是: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志,曾任2017-2018年主席,現任執行理事;學會秘書長張咸勝,任財務審計官,任期2019-2022年,學會副監事長應義斌,任第七分會執委,常務理事何勇,任第三、六分會執委。

              2021年學會繼續承擔CIGR主辦的期刊CIGRJournal(英文刊)編輯工作,完成4期編輯出版工作,共發表論文119篇。邀請CIGR共同主辦“第七屆國際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已完成籌備組織并進入最終環節,因疫情延期舉辦決賽。

             ?、苼喼揶r業工程學會

              目前學會會員在AAAE的任職情況是:學會監事長方憲法,任副主席兼財務總監;學會副秘書長趙鳳敏,任秘書長。

              2021年,學會繼續承擔AAAE會刊《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EngineeringJournal》的編輯出版工作,出版4期,發表論文36篇。繼續負責執行AAAE秘書處的日常工作。

              2、其它國際合作事務

              2021年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重新落實項目實施方案,推動完成中國科協國際組織治理提升能力-中國科協國際民間科技組織事務專項3項,以及完成國際組織治理提升能力項目2項,包括:組織召開排灌設備和系統領域國際標準宣貫研討會、工作會;組織召開農業電子標委會國際標準研討會,線上出席ISO/TC23/SC19會議。完成中俄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智能機械裝備學術工作坊項目1項;完成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平臺建設項目—埃塞俄比亞苔麩機械化技術推廣轉移項目。

             ?。ㄎ澹┘夹g經濟融合

              為了促進科技融合經濟發展,按照中國科協《2021年“科創中國”工作要點》,學會組織成立由院士牽頭、來自產學研管推用領域專家組成的“科創中國”巴彥淖爾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科技服務團,接受“科創中國”掛點組、內蒙古巴彥淖爾科協領導,形成協同機制,開展了多種形式科技服務。服務團于2021年7、8月初先后兩次組織服務團專家20多人次在當地設施農業園區、企業及農業合作社等10余家單位進行調研,了解實際需求,提供技術咨詢。至11月底,已在“科創中國”平臺技術需求、人才庫及科技成果等欄目整理編輯發布當地51項技術需求、113位常態服務專家信息及59項專業科技成果介紹信息。成立了2個巴彥淖爾設施農業產學協同組織。制定發布了《遙(自)控式自走風送噴霧機》等2項設施農業專業團體標準。收集整理一批成果并制作成果宣傳材料1冊,舉辦線上“巴彥淖爾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產業科技服務團”系列技術培訓與推廣活動8講。圍繞當地設施農業產業發展,完成智庫建言報告1個并報送當地科協上呈當地政府。學會為服務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的有效科技服務,受到了當地的歡迎,2021年底巴彥淖爾科協專門致函學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學會依托“‘科創中國’國家農機裝備科技服務團”,針對浙江等重點地區的產業需求,繼續開展科技成果宣傳轉化對接、成果展示路演、派遣專家赴企業開展技術調研咨詢、舉辦高端技術研討活動等“科創中國”服務活動,切實推動“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各項工作“往下走、往實走”。如學會聯合浙江農機學會,5月下旬舉辦“全國農林裝備智能化專題技術論壇暨專家助企賦能永康行”活動;11月下旬在金華舉辦智能農機裝備成果展示路演等多種“科創中國”科技服務活動,推動行業產學研融合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

             ?。┍碚锚剟?/P>

              經推薦、評審、公示、審核等規定程序,11月24日學會和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聯合發文,表彰“農業機械科學技術獎”2021年度獎勵項目共9項,其中一等獎2項(農藥精量高效施用關鍵技術與裝備等)、二等獎3項(蠶桑規?;a高效省力機械研發與示范等)、三等獎4項,同時頒發獎金。

             ?。ㄆ撸┤瞬排囵B

              10月13-18日,學會在濟南成功承辦人社部2021年高級研修項目“農機裝備領域專業技術轉移轉化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來自全國農機領域的高校、科研院所、農機管理部門及企業的75位專業及管理人員參加研修,這是學會連續第三年承辦人社部高級研修項目。高研班聚焦農機裝備技術轉移轉化能力提升,邀請了羅錫文院士、方憲法、周利明、張咸勝、劉繼展、孫紅、高國華圍繞農機裝備領域專業技術與轉移,以及北京東方芊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彭秀麗、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范云濤、北京市立康律師事務所梁揮圍繞專利、科技評估與成果轉移轉化相關法律法規等不同方面展開授課,授課內容豐富,研修形式新穎多樣,為提高農機領域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快推動我國農機裝備領域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奠定了一定的人才支撐和保障。

              學會組織中國科協青年托舉工程項目被托舉人先后參加2021年中國農機青年論壇、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及高級研修班,并采取專門安排進行專題學術發言、參加專家調研并在研修班中主持學員沙龍活動等方式,全方位培養2位被托舉人的學術演講、主持等綜合能力。本著“優勢互補、公益推動、共促發展”的原則,學會聯合有關機構積極推進農業工程類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的開展,努力促進我國農業工程專業健康發展與人才培養。

             ?。ò耍┞摵象w工作

              作為“中國科協智能制造聯合體”創始成員,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如推薦的3項科技成果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參加聯合體主席團(擴大)會議,參加“科創中國”智能制造服務團走進佛山活動,參加IMAC智能制造云課堂等工作。另外,學會作為“‘科創中國’聯合體”、“科創中國?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科創中國?創新設計聯合體”及“智慧農業創新聯合體”等成員,分別積極參與了相關開展的學術交流、先導技術成果推薦等各項活動。

             ?。ň牛﹫F體標準

              2021年學會繼續與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聯合開展農機裝備團體標準制定工作,面向行業征集并聯合發布團體標準項目計劃66項,并按規定程序開展團體標準起草和制定工作。2021年批準發布農機裝備團體標準32項,組織征求意見、審查、報批公示37項團體標準,編輯出版團體標準53項,另有61項團體標準在組織制定中。

              與學會標準化分會聯合全國農機標委會、全國拖拉機標委會等,圍繞農業裝備、拖拉機、排灌機械、植保機械和農業電子等方面,召開6次技術標準研討、審查會。

              五、會員服務

              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科技社團,切實增強會員在學會事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學會十分重視會員的發展與管理。2021年學會繼續利用中國科協個人會員管理系統、學會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持續加強與會員的聯系。如凡是學會或是分支機構開展的各項活動,學會均采取網站發通知、微信群推送通知等方式廣而告之(為會員群發和推送會議活動通知130多次),并利用網站等媒體平臺進行相關活動的宣傳。通過舉辦中國農機青年論壇、人社部高級研修班、科創中國線上培訓等多種方式服務會員、增加會員的參與性和凝聚力。積極推薦會員參加中國科協的活動,如,先后兩批向中國科協推薦國家層面科技報道專家32人;5月中國科協開展“百年風華青春向黨”演講大賽,學會推薦的參賽選手—河南科技大學尹冬雪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六、期刊出版

              學會主辦的《農業機械學報》2021年共收到有效來稿2200余篇,來稿錄用率約25%,出版時滯約8個月。出版正刊12期,平均每期432頁,增刊1期,全年共刊出論文620篇??龅母黝惢痤愓撐倪_100%,國家級項目資助論文占90%以上,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重點研發計劃資助論文占85%。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發布的《2021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數據顯示:《農業機械學報》復合總被引19573,復合影響因子3.327;期刊綜合總被引12396,期刊綜合影響因子2.591;居農業工程類科技期刊Q1區,再次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評為“2021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期刊”。

              七、組織建設

              根據業務需要,學會推動籌備成立學會糧油機械分會及工業設計分會。協調推動學會標準化分會、畜牧機械分會、排灌機械分會、農業航空分會等4個分支機構審定換屆方案完成換屆籌備工作,其中畜牧機械分會已召開了換屆會議。積極推動市場分會變更秘書處支撐單位后開展籌備換屆。

              學會秘書處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規范秘書處下設的部門管理和組織建設。目前學會秘書處在職員工13人,秘書長為專職秘書長,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8人,具有高級職稱8人。

              八、財務報告

              本年度學會總收入535.02萬元,其中會費收入35.00萬元,業務收入500.01萬元??傊С?67.85萬元,其中業務活動成本497.28萬元,管理費用85.07萬元。

              九、其他

              2021年學會黨組織積極承擔學會黨建理論研究,榮獲第一屆中國科協學會黨建研究會理論研究工作優秀組織獎。

              學會積極組織中國科協重大科技問題難題征集發布工作,2021年榮獲“2018-2021年度優秀組織單位”稱號。

              學會地址:100083,北京市朝陽區德勝門外北沙灘1號,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新辦公樓B座2樓。電子郵箱:csam@caams.org.cn。電話:010-64880302、64882291。

              十、大事記

              ★3月20日,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學會、中國農學會等14家學(協)會共同發起的“科創中國·鄉村振興聯合體”成立大會暨首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論壇在北京舉行。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代表參會。第十二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聯合體”主席團主席江澤慧、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劉興平等領導嘉賓出席會議并致辭。學會秘書長張咸勝、副秘書長張振新等參加會議。相關“聯合體”成員單位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代表等分別發言。在論壇對話環節,相關地方基層單位、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單位代表就鄉村振興多方面話題進行了經驗交流與探討。

              ★4月29日,由學會、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等五大學協會主辦,江蘇大學等承辦,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的“2021耒耜國際會議”在江大召開。學會名譽理事長羅錫文、陳學庚院士,學會副理事長趙春江院士,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名譽理事長陳志,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監事長方憲法、副監事長韓魯佳及應義斌等嘉賓,國內外農業工程領域科技人員200多人參會??到B忠、羅錫文、趙春江及陳學庚等4位院士作主題學術報告。中外專家學者圍繞鄉村振興、農機工業發展、智能農機裝備等,在線上線下展開學術研討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5月21日,學會丘陵山區農林機械分會第一屆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暨西南地區馬鈴薯機械化生產現場會在成都雙流召開,會議由四川農機院、四川農機學會、四川農業工程學會承辦,分會常務委員、特邀嘉賓和會員單位代表共計80余人參加會議。學會秘書長張咸勝、四川省農業農村廳農機化處副處長譚平到會指導。全體參會人員現場觀看了馬鈴薯機械化生產新裝備與機械化殺秧和收獲作業演示。在技術交流研討會環節,丘陵分會主任委員龐有倫、昆明理工大學張兆國教授等5位專家做了學術報告。隨后,龐有倫主任委員主持召開了丘陵分會第一屆四次常務委員會會議。

              ★5月22日,由國際精準農業航空學會等主辦,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承辦,中國國際科技合作協會、學會農業航空分會等協辦的第九屆國際精準農業航空會議、第十二屆精準農業與航空施藥技術國際研討會在深圳舉行。來自中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及行業組織的近200位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會。會議組織形式包括口頭報告會場和墻報專場,28位專家學者作了學術報告。

              ★5月23日,中共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委員會2021年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博主持會議,學會副理事長、黨委委員劉旭,劉恒新,學會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張咸勝,學會黨委委員趙剡水、張振新出席會議,學會監事長方憲法列席會議。會議首先傳達學習了民政部、中國科協等相關通知及工作要點,前置審議了學會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以及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及負責人變更調整,新設學會分支機構及調整學會分支機構委員等事項。

              ★5月24日,學會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致唁電,沉痛悼念袁隆平院士逝世。

              ★5月25日,由學會主辦,浙江永康市政府、浙江農機學會承辦,浙江農機工業協會等協辦的全國農林裝備智能化專題技術論壇暨專家助企賦能永康行活動舉行。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興治,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德岳,浙江省科協黨組成員、秘書長謝牧人,學會秘書長張咸勝,浙江農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何勇、浙江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王亞飛等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200余人齊聚永康,共話合作。永康市委書記領導章旭升等出席活動。在院士大講堂階段,閆楚良院士以低空通用飛機產業化發展與關注熱點為主題作了主旨報告。論壇還邀請了學會人工智能分會秘書長趙博研究員等4位專家作專題報告。論壇期間,閆楚良名譽理事長、張咸勝秘書長等還對浙江榮亞工貿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調研。

              ★5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學會監事長、中國農機院副院長方憲法和學會能源動力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大工學院副院長黃光群兩位同志,作為學會推薦的中國科協"十大"代表參加大會,方憲法同志當選為中國科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6月1~3日,農機裝備團體標準計劃項目立項審查工作組會議在江蘇泰州召開。來自學會、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全國農機標委會、全國拖拉機標委會等單位的農機裝備團體標準計劃項目審查工作組成員等16人出席會議。工作組聯合組長、學會秘書長張咸勝主持會議,工作組聯合組長、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洪暹國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對2021年度第二批38項農機裝備團體標準項目計劃建議書逐項進行了審議,確定了擬下達的第二批農機裝備團體標準計劃項目。

              ★6月23~25日,學會主辦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農業電子標委會第62屆全體會議(中國分會場)暨農業電子標準審查研討會在上海召開。中國農機院副院長苑嚴偉、學會秘書長張咸勝、國際標準化組織農業電子標委會委員等47位委員和專家出席會議。會議對GB/T《動物射頻識別第1部分:射頻標簽符合ISO11784和ISO11785的評估(包括制造商代碼的發放和使用)》等9項國家標準的送審稿進行逐項審查。還對國際標準化組織拖拉機與農林機械標委會組織運行機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農業電子標委會第63屆全體會議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

              ★7月5~8日,學會秘書長張咸勝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尹義蕾高工、中國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王全喜副總工程師、山東農機院王東岳主任、內蒙古農大崔世茂教授、河套學院郝水源副教授等學會“巴彥淖爾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科技服務團”專家,走訪內蒙古巴彥淖爾科協、當地設施農業園區、農業合作社等單位,就當地設施農業產業發展進行對接調研。

              ★7月9日,學會材料與制造技術分會在北京組織召開“旋耕刀磨損機理與耐磨涂層制備及入土件土壤磨粒磨損模擬試驗系統”技術研討會,圍繞農機離合器活塞材料、刀具和犁鏵用鋼、傳動系統用鋼以及易磨損件等開展學術研討。

              ★7月10日,由學會主辦,吉林大學承辦的“中俄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智能機械裝備學術工作坊”在吉林長春吉大南嶺校區召開。20多位來自地下資源鉆采、仿生技術與智能裝備領域的中俄青年科學家以及南蘇丹共和國、巴基斯坦、尼日爾等國的青年科學家參加此次討論。俄方青年科學家SADYKOVAZAMIRA、中方青年科學家吉林大學副教授王剛分別以線上線下方式做學術報告,中俄雙方以及其他國家的青年科學家圍繞主題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

              7月24日,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配備全程傳譯的模式繼續舉辦了“中俄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智能機械裝備學術工作坊”第二次會議,20多人現場參加了本次會議。吉林大學教授、中方科學家劉寶昌教授,俄方專家馬科夫(ALEXEYMARKOV),吉林大學工程仿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黃東巖教授、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趙研副教授分別做主題報告,與會者與報告人還進行了互動討論交流。

              ★7月16~19日,全國高等學校農業工程類專業“大數據賦能一流專業與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在佳木斯大學召開。研討會由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及地面機器系統分會等主辦,佳木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吉林大學生物與農業工程學院等承辦,佳木斯驥馳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支持承辦。學會秘書長張咸勝,學會副理事長、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于海業,佳木斯大學校長孟上九等出席開幕式。中國農大宋正河教授等5位專家作了大會主旨報告。會議還分別設教育工作委員會和地面機器系統分會兩個分會場,8位專家學者分別進行學術分享。

              研討會同期舉辦了第二屆全國農業工程類專業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來自34所高校的6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比賽涉及農業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等5個專業,包含農業機械學、精細農業、農業機械化生產學等43門課程。最終,塔里木大學王得偉等6人獲特等獎,18人獲一等獎,24人獲二等獎,12人獲優秀獎。

              ★7月27日,受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委托,中國農大中國農機化中心、學會農機化分會在北京承辦召開“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專家論證會。作為《規劃》論證組專家,學會名譽理事長羅錫文院士、學會副理事長趙春江院士、袁壽其書記等參加會議。農業農村部張桃林副部長,農業部農機化司冀名峰司長,學會副理事長、農機化司李安寧一級巡視員,學會副理事長、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劉恒新站長、劉旭書記,《規劃》編制組成員,等30余位專家出席會議。張桃林副部長全程主持會議。學會農機化分會主任委員、中國農大楊敏麗教授匯報了《規劃》編制情況和相關問題說明。專家論證組進行了認真深入討論,對《規劃》(專家論證稿)給予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建議修改完善后報批實施。

              ★8月1日,學會第十一屆常務理事會第五次會議暨常務理事會全體黨員會議在巴彥淖爾召開。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受學會理事長、黨委書記王博同志委托主持會議。中國農機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小虎,學會監事長、中國農機院副院長方憲法,學會副理事長楊洲、秘書長張咸勝等常務理事及常務理事代表共45人,分別在現場及線上參會。

              會議首先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要點以及科協相關文件精神與工作要點。審定了學會2020年度工作總結和2021年度工作計劃。審議通過了理事、常務理事調整變更事項。會議審議接受王博同志的辭呈并高度評價他任職期間的重要貢獻,在繼任理事長未完成相關手續當選前應繼續履行理事長職責;會議一致提名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為擬任理事長人選。會議還批準籌備成立學會糧油機械分會、工業設計分會;批準八個分支機構調整委員事項。

              ★8月2日,學會在巴彥淖爾舉行了“科創中國”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科技服務團啟動儀式。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楊洲,秘書長張咸勝,部分服務團專家以及行業科技工作者共計80余人出席啟動儀式。學會監事長方憲法主持啟動儀式。出席儀式的嘉賓分別為到會的廖慶喜、王東岳、郝水源、崔世茂等20位首批服務團專家頒發了聘任證書。

              8月1日,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監事長方憲法,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丁小明研究員等服務團專家一行十多人,以及巴彥淖爾科協格日樂主席、呂紀葦部長,巴市綠色產業統籌發展辦公室卞巧紅主任等,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深入內蒙古鮮農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萬畝設施農業產業園區等當地企業,就設施農業產業發展進行對接調研。

              按照“科創中國”工作部署,2021年學會組織成立由院士牽頭、來自產學研管推用領域專家134人的組成的“科創中國”巴彥淖爾設施農業技術與裝備科技服務團,接受“科創中國”掛點組、巴彥淖爾科協領導,2021年在當地開展了企業調研,收集整理發布技術需求、常態服務專家信息與科技成果信息,建立協同創新組織,制定團體標準,開展線上系列技術培訓,完成智庫建言報告等一系列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促進了當地現代農業發展。

              ★8月1~3日“第三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在巴彥淖爾召開。會議由巴彥淖爾科協、學會主辦,中國農機院、河套學院承辦。中國農機院劉小虎院長,學會方憲法監事長,學會副理事長于海業院長、楊洲校長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高校、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的科技人員出席大會。為破解當地在現代農牧業特別是設施農業產業發展方面存在的技術瓶頸問題,引入創新技術,圍繞“聚焦設施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主題,特邀了8位著名專家做學術報告。

              ★8月29日,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此次評價由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中心主任趙春江院士任專家組組長,中國農機化協會會長劉憲研究員任副組長,趙剡水、徐振興、張曉文、孟志軍、李輝等為專家組成員。評價程序由學會方憲法監事長主持。

              會議對中國農業大學、金色大田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丘陵山區主要糧食作物適度規模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丘陵山區小麥、玉米適度規模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與產業化應用”和“基于全程機械化數字化的水稻智慧生產關鍵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項目,圍繞相關科技成果的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可行性和應用前景等進行了評價,并形成評價意見。

              ★9月19日,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等在山東招遠市聯合舉辦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果園機械化現場觀摩會暨中國(招遠市)農民豐收節”專場活動,現場進行了智能避障除草機、枝條撿拾粉碎機等20多種機具的作業演示和機具性能與作業要點講解。

              ★9月27~29日,第20屆國際學術會議暨第九屆美洲地區會議在線上舉辦。學會地面機器系統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李建橋教授、秘書長鄒猛教授、委員張銳教授注冊參會。大會共有主題報告3個,分會場報告70個。李建橋教授應邀請作了大會主題報告:基于觸月傳感器壓痕的月壤強度分析及CE-5智能表取采樣研究,參會者熱烈討論,一致好評。張銳教授作了分組報告。

              ★9月28~29日,學會主辦的排灌設備和系統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商定會議暨標準審查會在江西南昌召開。學會秘書長張咸勝研究員等56位專家出席會議。會議對ISO/TC23/SC18正在制定ISO/WD8224-1、ISO/FDIS11738、ISO/WD21622、ISO/DIS24649、ISO/WD16399等標準項目進行了研討,明確了參與國際標準化分工。會議對我國排灌設備和系統領域采用國際標準的國家標準《潛水電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計劃編號20205254-Q-469)和計劃制定國際標準的行業標準項目《高速井用潛水電泵》(計劃編號2019-1163T-JB)等進行了逐項審查。

              ★10月12~13日,由學會主辦,學會現代物理農業工程分會、農業工程雜志社承辦,大連海洋大學協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現代物理農業工程技術發展研討會”在大連召開。本次會議主題是“現代物理農業工程技術助力農業智能·綠色發展”。研討會上,大連市農業科學院劉濱疆研究員等8位專家、學者圍繞物理農業生產方式、標準制定、技術創新、產品研發、教學培訓、示范基地建設等內容作了精彩報告。全體與會專家還赴大連海洋大學水產設施養殖中心技術參觀。分會主任委員泮進明、秘書長王艷紅等分別主持相關活動。

              ★10月14~18日,由中國科協科技創新部主辦,學會、濟南大學承辦,山東農機院、山東農機學會協辦的人社部2021年高級研修項目“農機裝備領域專業技術轉移轉化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在濟南舉辦。來自全國農機領域的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70多人參加研修。學會監事長方憲法,濟南大學副校長張勇,山東農機院副院長康建明,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秘書長王東岳等領導專家出席開班典禮,學會秘書長張咸勝主持典禮。研修班邀請了來自相關領域的10名專家、學者為學員授課。

              ★10月15~16日,學會設施園藝與果蔬機械分會聯合中國蔬菜協會機械化分會、壽光市人民政府等主辦中國(壽光)國際智慧農業裝備展暨農業機械化展與鄉村振興創新發展研討會,為服務農業生產、農村建設、農民生活提供了“智慧”力量。

              ★10月17~20日,學會2021年秘書長聯席工作會暨“科創中國”工作研討會議在甘肅張掖召開。來自學會的27個分支機構(含籌建)和10個省級農機學會的秘書長或代表,以及學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共46人出席會議,張咸勝秘書長主持會議。會議傳達了民政部、中國科協關于加強學會分支機構管理及分支機構黨建工作有關文件精神與部署,學習了中國科協有關工作文件。會議就新設分支機構籌建與委員候選人推薦及應換屆的分支機構等工作事項進行了協調安排并提出了具體要求。

              ★10月23~24日,以“‘雙強行動’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共同富?!睘橹黝}的第五屆中國農機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浙江金華市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學會、中國農機院、金華市人民政府等主辦,由金華市農業農村局、浙江農機院以及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和人工智能分會聯合承辦。全國各地的80余名青年專家學者集聚一堂,進行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論壇從農機科技創新、農機制造創新、農機應用創新、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等領域出發,共15位專家學者分享了學術研究及科研成果,論壇還安排了參觀浙江省農機院試制試驗中心、金華市農業科學院基地、浙江星萊和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等的主題考察活動。

              ★10月26日下午,由學會農業機械化分會等承辦的“丘陵山地生產機械化論壇”在青島舉辦。論壇旨在深入探討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對策和技術選擇,創新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路徑,交流代表性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及取得的成果。來自農機流通、管理、科研、生產機構及農機合作社等單位的行業專家共計150余人參加論壇。學會農機化分會主任委員楊敏麗教授等5位專家分別圍繞所在地區丘陵山地機械化發展趨勢與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等分享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0月27日,學會榮獲第一屆中國科協學會黨建研究會理論研究工作優秀組織獎。

              ★10月27日,學會基礎技術分會等在青島聯合承辦果蔬茶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線上線下150余人參會。包括分會秘書長張俊寧在內的13位專家進行了學術論壇講座,會后各位專家和參會人員從“聚焦行業痛點難點,為加快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出謀劃策的視角”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溝通。

              ★10月29日,2021“冬季防非降本增效”學術研討會在廣州番禺召開。本次會議由學會養豬工程分會主辦,廣西揚翔股份公司、廣東現代農裝所、廣東騰駿藥業公司等承辦。分會委員、高校和中大型養豬企業代表出席會議。秘書長黃瑞森首先介紹了自2020年底換屆后分會的工作情況。分會會長張從林在會上提出了“立足行業不忘初心為行業賦能”的殷切期盼。本次會議邀請了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分享非瘟流行趨勢及防控策略,交流當下豬場穩產降本增效的技術途徑、管理模式及綜合解決方案,專家與參會人員還進行了現場互動、答疑解惑。

              ★12月1日,經學會理事會審議,學會批復學會標準化分會第八屆委員會、畜牧機械分會第九屆委員會、排灌機械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及農業航空分會第二屆委員會的組成方案。

              ★12月7日,2021年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張玉卓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全體領導同志和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34個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部分全國學會分管科普工作負責同志,綱要實施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在主會場參加會議。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秘書處全體人員線上參加視頻會議。

              ★12月8日,“2021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2021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發布。學會推薦的“綠色高效溫室裝備與環境智慧管控技術”、“航空施藥精準作業管控技術裝備與系統”、“主糧作業生產全程無人化解決方案”3項科技成果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十大科技進展”。

              ★12月10日,學會丘陵山區農林機械分會聯合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丘陵山區農機分會、重慶農機學會在重慶共同舉辦了2021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論壇,并召開西南地區農機科研院所長會議,西南地區農業工程領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代表,特邀嘉賓,“一學會”、“兩分會”會員共計90余人參加會議。邀請江蘇大學教授張文毅、重慶農機所所長龐有倫、四川農機院總工程師易文裕、貴州山地農機所所長劉永強、昆明理工大學教授張兆國作報告,并開展學術交流。

              ★12月10日,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學會黨建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守東一行來學會開展調研工作,中國科協機關黨委(學會黨建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學會黨建工作處處長徐斌,科協科技社團黨委副書記劉桂榮,科協科技社團黨委組織處處長陳晨光等陪同調研。學會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張咸勝,學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張振新,學會期刊編輯部主任陸海燕,學會綜合管理部主任高璇、學會黨支部組織委員賈如等參加調研接待活動。王守東書記一行首先參觀了學會掛靠單位——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十三五”創新成就展板,逐一走訪了學會秘書處的每間辦公室。隨后,王守東書記一行與學會秘書處部門主任以上人員進行了交流座談。

              ★12月17日,以“我國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和我國農業機械技術如何走出去”為主題的學會耕作機械分會2021年度學術年會暨一帶一路農機化技術推廣轉移研討會,采取“小范圍主會場+線上直播+騰訊會議”方式順利召開。會議由學會等主辦、學會耕作機械分會承辦。中國農機院楊學軍研究員、中國農大宋建農教授、江蘇大學賈衛東教授、重慶農機所龐有倫研究員、南京農業大學丁啟朔教授以及江蘇泰州櫻田農機制造有限公司、江蘇金稈農業裝備有限公司負責人等圍繞埃塞苔麩機械化、丘陵山區農機發展及農機產品出口等內容進行了學術交流分享。會議還對相關耕作播種機械標準以及如何制定技術標準規范農機產品出口開展了交流研討。此次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逾400人注冊參會,1700多人次觀看學術活動直播,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12月17日,學會畜牧機械分會換屆大會暨學術交流會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在呼和浩特召開?,F場出席會議的有學會秘書長張咸勝,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首席專家劉貴林,中國農機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賀剛副總經理、王強總工程師等40余位代表。線上視頻參會的有來自全國畜牧機械行業企業、院所、高校、農機推廣鑒定等單位的120多位委員和專家學者。經過線上線下委員投票,一致通過產生了學會畜牧機械分會第九屆委員會,賀剛任分會主任委員,尤泳等7人任副主任委員,翟改霞任秘書長。會議圍繞“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生態畜牧業發展”主題還邀請了4位行業專家做了特邀學術報告。

              ★12月18日,由學會編輯工作委員會、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等共同承辦了2021年中國智能農機裝備青年科學家高峰論壇,同時舉行智能農機裝備領域研究生學術沙龍。本次論壇主會場設在安徽農大工學院會議室,采用線上全程直播的方式進行,并設置了線上互動討論專區。最大直播觀看人數達3289人,回播觀看人數達5900余人(截止到12月29日),瀏覽總量超過3萬人次,線上觀看地址來自北京、上海、云南、重慶、新疆等15個省市自治區。本次論壇特邀浙江大學等10家大學及《農業機械學報》編輯部的專家學者做主題報告。

              ★12月25日,由學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中國農機化導報主辦,華南農業大學承辦,河南巨隆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1年“最美農機教師”事跡宣傳發布儀式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學會名譽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院士,中國農工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朱明,學會秘書長張咸勝等領導嘉賓為“最美農機教師”頒獎。經評審結合新媒體大眾點贊,毛罕平、王德成、付君、葉大鵬、李曉麗、張兆國、張紅梅、臧英、衣淑娟、李景彬等10位教師被評為2021年“最美農機教師”。

              ★12月27~28日,由中國農大、學會等單位聯合主辦,學會農業機械化分會等聯合承辦的2021年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產國際研討會在線上召開。開幕式上,中國農機化協會劉憲會長、日本植物工廠研究會古在豐樹教授、中國農大杜太生副校長等在線致辭。沈陽農大李天來院士和中國農大賀冬仙教授做主旨報告,來自國內500余名專家代表和100名國際專家在線參會。會議以“高效·低碳·創新·共享”為主題,圍繞光環境生理、設施水肥高效利用、LED植物工廠、設施莓類高效生產、高附加值植物高效生產、設施生產機械化等專題開設了13場平行分會場,包括10場國內直播和3場全球直播。研討會全程線上直播,直播間總瀏覽量達12000余人次。來自日本、荷蘭、美國、新加坡、韓國、法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26位國際知名專家和44名國內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做了77場報告交流,共同探討面向未來的高產高效、清潔低碳、生態智能的設施園藝工程與植物工廠技術。

            本站被訪問

            地址:北京市德外北沙灘一號 聯系電話:010-64882291/64882232 傳真:010-64882291 Email:CSAM@caams.org.cn

            聲明:未在本網站刊登的以我會名義舉辦的任何會議和活動信息,請務必與我會核實確認,謹慎參加!

            版權所有: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網絡中心 京ICP備11001094號-2

            春色国产成人网址在线观看